雖然生態文明是非常熱門的詞彙,但年輕人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參與和發聲遠遠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熱烈程度,這是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前夕,團貴州省委主辦的一場綠色主題沙龍中發言嘉賓熱議的話題。
  截至7月10日,這一話題在微博中的點擊量已經超過80萬次,近千名網友留言參與討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未來我們到底能做什麼?”許多網友對現實的反差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主題沙龍的嘉賓黃成德是一位長期關註環保的記者,對這種反差,他一直困惑:為什麼自己參加的環保活動第一次會來上百名青年,第二次就減少到一半,到第三次基本只剩下中老年人了。
  “是我們的活動沒有吸引力,還是年輕人不熱衷做關於環保的志願服務?”已經60歲的黃成德理解不透青年的想法。他看見滿街環保、低碳的標語,但時常感覺堅持行動的都是自己的“老伙伴”。
  一直推動垃圾分類的民間環保人士蘭亞軍也有同樣的感受,在他試點推動垃圾分類的社區里,熱情最高的都是中老年人,最極端的一個例子是,一名男青年指著蘭亞軍的鼻子說:“我就不做垃圾分類,你能拿我怎麼著?”蘭亞軍氣呼呼地回答:“你的子孫後代會為你的態度買單。”
  這些探討被帶到了今天舉行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這個國內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性高端峰會中,今年青年先鋒論壇的主題定為“志願服務與社會秩序共建”,討論認為,積极參与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活動,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應該成為當代青年共同的責任和擔當。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心和心的距離,而是說和做的距離。”蘭亞軍說,承擔責任、勇於擔當的第一步是做。他舉例說,自己一個朋友去了加拿大,最先改變的生活習慣是做垃圾分類,“為什麼出國了就可以而以前不行?這就是做和不做的差距。”
  現實中,沙龍嘉賓的普遍感受是:年輕人都會隨口說出很多低碳、環保的口號和理念,但在生活中綠色的生活習慣依然有待養成,年輕人參與生態文明社會活動的頻率不高。
  青年先鋒論壇上,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陳忻瑗用自己最初做志願者的經歷給出了參考,“我常常喜歡和老人聊天,幫助他們做些事情,我對這些小事感興趣”。
  貴州省青年法學會會長孫光全認為,這樣以興趣為導向的社會活動值得學習,而不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組織多少青年做多少個活動”。
  他認為,現在很多頂層設計做得很好,願景很美,但生態文明不是一天兩天能做成的事,需要好的執行,“找到感興趣的人做感興趣的事尤為重要”。
  黃成德感覺,如果更多的青年有“我是主人翁”的心態,那麼生態文明的行動者會越來越多。他記得在一次自己獲得環保人物獎的頒獎典禮上,相比一些人“高大上”的獲獎感言,他說出了心裡話:“我很愛我的女兒,她小時候我承諾過,等她長大家鄉貴陽依然是青山綠水,我要踐行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承諾。”黃成德說,和參與其他社會活動不同,青年參與生態環保類的社會活動“不是奉獻給別人乾,是為自己乾、為家裡人乾、為兒子孫子乾”。
  蘭亞軍認為,這樣的思想應該更廣泛地在政府、社會和青年中傳遞,傳遞的優質途經就是支持社會組織更多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他建議,政府應該和環保實踐類的社會組織、企業聯手使現有環境問題得以控制,直至解決,同時鼓勵民間環保機構加大研究、監督的力度。
  黃成德建議,政府應該重視社會組織的橋梁作用,像“補經濟發展課”一樣在全社會補一堂“生態文明實踐課”,讓人們更清楚如何將那些掛在嘴邊的低碳、環保口號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
  今天青年先鋒論壇最終形成的全球呼籲恰好契合這些建議:讓更多的民間組織、更多的青年積极參与志願服務事業,鼓勵青年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出家門和校園,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學習服務技能, 積極開展貼近社會的服務活動。
  團貴州省委副書記肖明龍認為,青年人心裡應該有筆“高和低”的賬,“高”是明白國家層面的路徑、法制等宏觀設計,“低”是能腳踏實地,每天為生態文明力所能及地貢獻一些力量。
  “當越來越多的青年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者、行動者和受益者的時候,就不枉我們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了。”肖明龍說。
  本報貴陽7月10日電  (原標題:生態文明建設:青年應多點行動少點口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62phmn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